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

点击数:352 | 发布时间:2024-12-18 | 来源:www.gdvsk.com

    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,在平时的学习中,大伙都没少背要点吧?要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常识,也就是大纲的分支。学会要点能够帮助大伙更高效学习。

    1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一


  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:

    昼夜长短的变化:

    ①北半球夏半年,太阳直射北半球,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,纬度越高,昼越长夜越短。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,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区域,出现极昼现象。

    ②北半球冬半年,太阳直射南半球,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,纬度越高,夜越长昼越短。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,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区域,出现极夜现象。

   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,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,各为12小时。

   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。南半球的状况与北半球的相反。

  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:

    同一时刻,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,夏至日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,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值,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。冬至日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,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值,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。春分日和秋分日,太阳直射赤道,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。

    四季的变化北半球季节的划分:3、4、5月为春天,6、7、8为夏天,9、10、11为秋天,12、1、2为冬天。

    2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二


    主要运输方法及其特征

    铁路运输

    当代非常重要的运输方法之一。运量大,速度快,运费较低,受自然原因影响小,连续性好

    修筑铁路造价高,消耗金属材料多,占地面积广,短途运输本钱高

    公路运输

    进步最快、应用最广、地位日趋要紧的运输方法。机动灵活,周转速度快,装卸便捷,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

    运量小,耗能多,本钱高,运费较贵

    水路运输

   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法,运量大,投资少,本钱低

    速度慢,灵活性和连续性差,受航道水文情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

    航空运输

    速度快,运输效率高,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法

    运量小,能耗大,运费高,且设施投资大,技术需要严格。

    管道运输

   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法。货物主如果原油、成品油、天然气、煤浆及其它矿浆。气体不挥发,液体不外流,损耗小,连续性强,平稳安全,管理便捷,而且可以昼夜不停,运量非常大。

   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,设施投资大,灵活性差。

    3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三


    气候成因

    气候成因的影响原因有:太阳辐射、大方运动、地面情况和人类活动。具体的某种气候的形成并未必全受这类原因的影响。所以,审题时应该注意判断主导原因是什么。

    太阳辐射:

    ①使得不同纬度区域获得的热量产生差异,从而形成不一样的温度带,如热带、带、温带、亚寒带、寒带;

    ②是同纬度区域的季节差异,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,形成季风气候。

    下垫面:

  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,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国内性气候;

    ②地面植被和地表性质的局部差异,其实质是热量和水分的差异,由于下垫面是大方直接的热源和水源。

    大方环流:

    ①本身的低压带、高压带可以作为一种天气系统,长期影响一个区域的气候,如赤道低压带终年高温多雨;

    ②通过风靡风带、季风环流影响水汽输送,进而影响气候,如季风环流下,冬天气流由陆到海,降水少,夏天气流由海到陆,降水充沛;

    ③通过充气压力带、风带的移动影响一些区域的气候,如地中海气候。

    人类活动:通过生产活动及改变下垫面的物理、生物学特质,改变大方中水汽、CO2的含量,影响气候。如工业生产致使CO2增多、增加森林覆盖率或修建水库,改变局部气候。

    4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四


    1.晨昏线的定义

   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、不透明的球体,所以同一时间里,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。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,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。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。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。

    2.晨昏线的判读

    在日照图上,晨线和昏线的判断办法,一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:顺着地球自转方向,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,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。二是依据昼夜半球判断:坐落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,坐落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。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,18时是昏线。

    3.晨昏线的特征

    假如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,同时不考虑大方对太阳光线的散射用途,那样,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,时间管理,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,且平分地球。

   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。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,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,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。

   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。

    晨昏线只有在春、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。

    晨昏线在夏至、冬至时与极圈相切。

   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°/小时,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。

    5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五


    热力环流的性质特征

    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——垂直气流上升――低充气压力——阴雨?

    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——垂直气流下沉――高充气压力——晴朗

    垂直方向的气温充气压力分布:随海拔升高,虽然气温减少,但空气变稀,充气压力减少。

    来自低纬的气流——暖湿

    来自高纬的气流——冷干?

    来自海洋的气流——湿

    来自国内的气流——干

    两种性质不一样的气流相遇——锋面——阴雨、风

    6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六


    1、经度的递变: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,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。

    2、纬度的递变: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,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。

    3、纬线的形状和长度:互相平行的圆,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,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。

    4、经线的形状和长度: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,长度都相等。

    5、东西经的判断: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,减小的是西经。

    6、南北纬的判断: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,向南增大为南纬。

    7、东西半球的划分:20°W往东至160°E为东半球,20°W往西至160°E为西半球。

    8、东西方向的判断:劣弧定律

    9、比率尺大小与图示范围:相同图幅,比率尺愈大,表示的范围愈小;比率尺愈小,表示的范围愈大。

    10、地图上方向的确定:通常情况,“上北下南,左西右东”;有指向标的地图,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;经纬网地图,经线指示南北方向,纬线指示东西方向。

    11、等值线的疏密: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,坡度越陡;等压线越密,风力越大;等温线越密,温差越大

    12、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: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,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。

    13、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: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。

    14、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: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。

    7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七


    1.大方受热

    能量来源:太阳辐射

    大方受热过程:太阳辐射大方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方逆辐射

    2.热力环流

    海陆热力环流:

    白天吹海风,晚上吹陆风。

    由于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,陆地形成低压,海洋是高压;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,陆地形成高压,海洋是低压。

    3.大方水平运动:

    水平充气压力梯度力:它是形成风的直接缘由;方向与等压线垂直;由高压指向低压。

    地转偏向力:北半球向右,南半球向左。

    摩擦力:它斜穿等压线。影响风速,摩擦力越大,风速越小;还会干扰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。

    风向:高压低压

    风力:等压线密,风力大

    8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八


    影响气温的原因:

    纬度高低。具体影响:太阳高度、昼长、太阳辐射量、气温日较差,年较差

    地形地势。阴坡、阳坡,海拔高度

    海陆地方:距海远近,国内性、海洋性

    洋流。

    大方环流和天气情况。

    下垫面:地面反射率;绿地气温日、年较差小于*地

    人类活动:热岛效应、温室效应等

    9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九


    地理环境包含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。自然地理要点包含气候、水文、地貌、生物、土壤等要点。

    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、岩石圈、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,生物对地理环境有哪些用途,归根结底是因为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用途。

   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有哪些用途: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,促进化学元素迁移;改造大方圈,使原始大方渐渐演化为目前大方;改造水圈,影响水体成分;改造岩石圈,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,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

    环境创造了生物,生物又创造了目前的环境。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,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。

    地理环境各要点相互联系、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,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。举例:国内西北内陆——因为距海远,海洋潮湿气流很难到达,形成干旱的国内性气候——河流不发育,多为内流河——气候干燥,流水用途微弱,物理风化和风力用途显著,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,植被稀有,土壤发育差,有机质含量少。

    10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十


    太阳辐射与地球

    1、太阳的主要成分:氢和氦

    2、太阳辐射: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

    3、太阳辐射能的来源: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

    4、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.15-4微米,分为紫外光、可见光和红外光,50%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。

    5、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: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,生物成长不能离开太阳

    保持地表温度,促进地球上的`水、大方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

    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方运动、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

    为生产生活提供煤、石油等能源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(https://www.xftgo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

  • 中国人事人才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