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,在平时的学习中,大伙都没少背要点吧?要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常识,也就是大纲的分支。学会要点能够帮助大伙更高效学习。
1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一
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:
昼夜长短的变化:
①北半球夏半年,太阳直射北半球,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,纬度越高,昼越长夜越短。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,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区域,出现极昼现象。
②北半球冬半年,太阳直射南半球,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,纬度越高,夜越长昼越短。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,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区域,出现极夜现象。
③春分日和秋分日,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,各为12小时。
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。南半球的状况与北半球的相反。
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:
同一时刻,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,夏至日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,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值,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。冬至日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,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值,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。春分日和秋分日,太阳直射赤道,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。
四季的变化北半球季节的划分:3、4、5月为春天,6、7、8为夏天,9、10、11为秋天,12、1、2为冬天。
2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二
主要运输方法及其特征
铁路运输
当代非常重要的运输方法之一。运量大,速度快,运费较低,受自然原因影响小,连续性好
修筑铁路造价高,消耗金属材料多,占地面积广,短途运输本钱高
公路运输
进步最快、应用最广、地位日趋要紧的运输方法。机动灵活,周转速度快,装卸便捷,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
运量小,耗能多,本钱高,运费较贵
水路运输
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法,运量大,投资少,本钱低
速度慢,灵活性和连续性差,受航道水文情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
航空运输
速度快,运输效率高,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法
运量小,能耗大,运费高,且设施投资大,技术需要严格。
管道运输
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法。货物主如果原油、成品油、天然气、煤浆及其它矿浆。气体不挥发,液体不外流,损耗小,连续性强,平稳安全,管理便捷,而且可以昼夜不停,运量非常大。
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,设施投资大,灵活性差。
3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三
气候成因
气候成因的影响原因有:太阳辐射、大方运动、地面情况和人类活动。具体的某种气候的形成并未必全受这类原因的影响。所以,审题时应该注意判断主导原因是什么。
太阳辐射:
①使得不同纬度区域获得的热量产生差异,从而形成不一样的温度带,如热带、带、温带、亚寒带、寒带;
②是同纬度区域的季节差异,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,形成季风气候。
下垫面:
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,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国内性气候;
②地面植被和地表性质的局部差异,其实质是热量和水分的差异,由于下垫面是大方直接的热源和水源。
大方环流:
①本身的低压带、高压带可以作为一种天气系统,长期影响一个区域的气候,如赤道低压带终年高温多雨;
②通过风靡风带、季风环流影响水汽输送,进而影响气候,如季风环流下,冬天气流由陆到海,降水少,夏天气流由海到陆,降水充沛;
③通过充气压力带、风带的移动影响一些区域的气候,如地中海气候。
人类活动:通过生产活动及改变下垫面的物理、生物学特质,改变大方中水汽、CO2的含量,影响气候。如工业生产致使CO2增多、增加森林覆盖率或修建水库,改变局部气候。
4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四
1.晨昏线的定义
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、不透明的球体,所以同一时间里,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。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,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。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。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。
2.晨昏线的判读
在日照图上,晨线和昏线的判断办法,一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:顺着地球自转方向,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,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。二是依据昼夜半球判断:坐落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,坐落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。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,18时是昏线。
3.晨昏线的特征
假如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,同时不考虑大方对太阳光线的散射用途,那样,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,时间管理,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,且平分地球。
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。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,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,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。
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。
晨昏线只有在春、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。
晨昏线在夏至、冬至时与极圈相切。
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°/小时,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。
5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五
热力环流的性质特征
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——垂直气流上升――低充气压力——阴雨?
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——垂直气流下沉――高充气压力——晴朗
垂直方向的气温充气压力分布:随海拔升高,虽然气温减少,但空气变稀,充气压力减少。
来自低纬的气流——暖湿
来自高纬的气流——冷干?
来自海洋的气流——湿
来自国内的气流——干
两种性质不一样的气流相遇——锋面——阴雨、风
6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六
1、经度的递变: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,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。
2、纬度的递变: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,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。
3、纬线的形状和长度:互相平行的圆,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,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。
4、经线的形状和长度: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,长度都相等。
5、东西经的判断: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,减小的是西经。
6、南北纬的判断: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,向南增大为南纬。
7、东西半球的划分:20°W往东至160°E为东半球,20°W往西至160°E为西半球。
8、东西方向的判断:劣弧定律
9、比率尺大小与图示范围:相同图幅,比率尺愈大,表示的范围愈小;比率尺愈小,表示的范围愈大。
10、地图上方向的确定:通常情况,“上北下南,左西右东”;有指向标的地图,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;经纬网地图,经线指示南北方向,纬线指示东西方向。
11、等值线的疏密: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,坡度越陡;等压线越密,风力越大;等温线越密,温差越大
12、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: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,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。
13、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: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。
14、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: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。
7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七
1.大方受热
能量来源:太阳辐射
大方受热过程:太阳辐射大方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方逆辐射
2.热力环流
海陆热力环流:
白天吹海风,晚上吹陆风。
由于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,陆地形成低压,海洋是高压;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,陆地形成高压,海洋是低压。
3.大方水平运动:
水平充气压力梯度力:它是形成风的直接缘由;方向与等压线垂直;由高压指向低压。
地转偏向力:北半球向右,南半球向左。
摩擦力:它斜穿等压线。影响风速,摩擦力越大,风速越小;还会干扰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。
风向:高压低压
风力:等压线密,风力大
8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八
影响气温的原因:
纬度高低。具体影响:太阳高度、昼长、太阳辐射量、气温日较差,年较差
地形地势。阴坡、阳坡,海拔高度
海陆地方:距海远近,国内性、海洋性
洋流。
大方环流和天气情况。
下垫面:地面反射率;绿地气温日、年较差小于*地
人类活动:热岛效应、温室效应等
9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九
地理环境包含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。自然地理要点包含气候、水文、地貌、生物、土壤等要点。
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、岩石圈、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,生物对地理环境有哪些用途,归根结底是因为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用途。
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有哪些用途: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,促进化学元素迁移;改造大方圈,使原始大方渐渐演化为目前大方;改造水圈,影响水体成分;改造岩石圈,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,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
环境创造了生物,生物又创造了目前的环境。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,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。
地理环境各要点相互联系、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,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。举例:国内西北内陆——因为距海远,海洋潮湿气流很难到达,形成干旱的国内性气候——河流不发育,多为内流河——气候干燥,流水用途微弱,物理风化和风力用途显著,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,植被稀有,土壤发育差,有机质含量少。
10.地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要点复习 篇十
太阳辐射与地球
1、太阳的主要成分:氢和氦
2、太阳辐射: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
3、太阳辐射能的来源: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
4、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.15-4微米,分为紫外光、可见光和红外光,50%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。
5、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: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,生物成长不能离开太阳
保持地表温度,促进地球上的`水、大方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
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方运动、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
为生产生活提供煤、石油等能源